[摘 要]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80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0岁~1岁,每次1/3支,每日3次;1岁~3岁,1/2支,每日3次;3岁~5岁,每次2/3支,每日3次;5岁以上,每次1支,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按20 mg/(kg?d)~40 mg/(kg?d),分3次服。每8 h1次,疗程均为7 d。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咽痛、咽充血、咽肿胀减轻,体温下降及全身不适缓解等方面的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1.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有较好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克洛分散片。
[关键词] 蒲地蓝;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根据蒲地蓝片原方改革剂型后研制成的新剂型,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消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本组选择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共280例(其中118例为对照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进行疗效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凡符合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诊断标准(发病3 d内),体温≤38.5 ℃,就诊时间为2005年1月至2005年10月的门诊病人可纳入试验病例。治疗组162例,其中男88例,女74例,平均年龄3.23岁,平均病程1.25 d,病情轻度36例(22.2%),中度102例(62.9%),重度24例(14.9%)。对照组118例,其中男65例,女53例,平均年龄3.56岁,平均病程1.32 d,病情轻度29例(24.6%),中度77例(65.2%),重度12例(10.2%)。分别将两种病种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平均年龄,平均病程以及病情程度均无显著性(P>0.05)。
1.2 记分方法
1.2.1 症状与体征 咽痛:严重、持续3分;吞咽时痛或进食少、流涎2分;微痛或灼热感1分;无痛0分。咽充血:深红色3分;红色2分;淡红色1分;正常色0分。咽肿胀:侧索和悬雍垂、咽后壁均发生肿胀3分;咽后壁加侧索或悬雍垂肿胀2分;咽后壁肿胀1分;无明显肿胀0分。咽后壁淋巴滤泡咽后壁淋巴滤泡多个或融合成片3分。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2个~3个2分;咽后壁淋巴滤泡仅仅1个,其直径≤0.5 cm1分;咽后壁无淋巴滤泡0分。下颌淋巴结肿痛下颌淋巴结肿大,触痛明显3分;下颌淋巴结可触及,轻度触痛2分;下颌淋巴结可触及,触痛不明显1分;下颌淋巴结未触及0分。发热1分;全身不适1分。
1.2.2 病情程度 轻度:积分≤7分;中度:积分8分~12分;重度:积分≥13分。
1.2.3 疗效判断 痊愈:治疗7 d后积分值减少≥90%。显效:治疗7 d后积分值<90%,但≥70%。有效:治疗7 d后积分值减少<70%,但≥30%。无效:治疗7 d后积分值减少30%。
1.3 用药方法 治疗组:口服蒲地兰消炎口服液(江苏济川医药集团生产)0岁~1岁,1/3支 ,每日3次;1岁~3岁,每次1/2支,每日3次;3岁~5岁,每次2/3支,每日3次;5岁以上,每次1支,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按20 mg/(kg?d)~40 mg/(kg?d),分3次服。每8 h1次,疗程均为7 d。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治疗组在咽痛、咽充血、咽肿胀减轻,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缓解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略)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采用行×列卡方检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1.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χ2=6.069,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注:χ2=6.069,P<0.05。
3 讨论
西医学认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咽炎的主要病原菌有细菌和病毒。其中细菌主要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病毒主要为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者不少见。近年还发现有厌氧菌感染。中医学认为肺胃积热,复感风邪毒,内外热毒博结咽喉有关[1]。故选择泄热解毒、消肿利咽的中药,如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等药。而这些药物恰恰具有抗溶血型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抗病毒作用,通过对162例患儿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证实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克洛,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原因考虑因头孢克洛仅具有抗菌效用,而无抗病毒作用所致。
参考文献:
[1] 胡连生,李凡成.中医耳鼻喉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24236.